望南藝評 – 長義閣掌中劇團《諸羅風雲錄(一)忠義十九公》

長義閣掌中劇團《諸羅風雲錄(一)忠義十九公》

時間:2018.06.03 14:30

地點:歸仁文化中心演藝廳

文/林慧真

  長義閣掌中劇團自1945年創團至今已屆73載,在劍俠戲、金光戲為主流的布袋戲中,近年來長義閣則著重挖掘在地文化,如「諸羅風雲錄」系列之《城隍爺》(2017)、《忠義十九公》(2018),皆以嘉義故事為主題。在題材方面演出當地故事,音樂方面也與嘉義當地南華大學合作,聘請文武場樂師,包含嗩吶、笛、弦樂、鑼鈸等傳統樂器,是現在少數保留文武場的掌中劇團,作為嘉義在地劇團,長義閣有意往在地化取向邁進。

  《忠義十九公》講述「嘉義」地名的由來,林爽文事件中,嘉義當地居民李甲、蕭等、高長等十八人與一犬,因協助清廷政府對抗民變而身亡,清政府為嘉獎義勇、詔告其義行,故將「諸羅」改名為「嘉義」。同樣的故事,劇團改為兩個版本,先有《忠義十九公》為劇場版,而後又改編為《義犬傳》作為戶外版。《義犬傳》情節結構單一,李甲與林爽文分別為正反派,人物性格較為平面,音樂改為配樂、並著重聲光效果,間或穿插插科打諢,調性以熱鬧為主。

  相對而言,《忠義十九公》則著重抒情性,結構方面,序場與結尾相同,以首尾呼應的方式帶出主要角色與其親人、愛人面對戰亂中犧牲的心境,是後悔、遺憾或心痛?李甲、蕭等、高長、吳用等人各有其性格,李甲與愛犬小義相互陪伴的感情,高長保護母親的親情、蕭等與雲娘的相愛與分離,以不同面向各自展現其境遇。並且,文武場的音樂也能適當地配合人物的情感流露,弦樂的淒切感、鑼鼓的緊張感,讓這齣戲的抒情性能充分地呈現,加以生動流利的口白與聲情更加貼合人物的「氣口」。又加入北管的代表性唱腔【緊中慢】,在樂器緊拉緊奏時,人物則以緩慢的節奏演唱,在兩種對比性強烈的音樂節奏中,呈現外在環境緊張的氛圍下人物的內心心境,總兵柴大紀出場時,以【緊中慢】唱出林爽文民變引起的社會紛擾下,對戰亂之憂心忡忡;此外,劇中李甲、高長等人戰敗身亡使用【陰調】,以宛轉綿長之曲調唱出十八兄弟全員覆沒之痛心。透過利於烘托氣氛之文武場,時而表現人物之淒寂悲涼、時而呈現戰事之兵戈擾攘,而貼合人物性格之口白,以及抒情性唱腔使本劇的人物設定更為立體。

  在這場民兵協助清政府抗民變的戰事中,林爽文並非如同《義犬傳》所設定的,與李甲等人為絕對對立的反派人物,《忠義十九公》中,林爽文以官逼民反的姿態引領民變,可惜進到諸羅城後,其軍隊殺人放火、欺壓百姓,逼得李甲等人為保護城內人民,協助清總兵柴大紀共同抵禦民變。以歷史角度視之,其處理史實方式不特別偏袒林爽文或清政府其中一方,試圖從李甲等人忠義為民的單純信念出發。然而,假若能更進一步從史實挖掘,可知清政府實透過分化漳泉移民以處理民變,意即無論林爽文或李甲,皆為政治操弄下的無辜百姓。由此,《忠義十九公》單純地述說嘉義由來,以情節而言沒有太多意外或新詮釋,加上調性較為抒情,這可能也是劇團另外改編《義犬傳》作為外臺演出的考量;然而作為外臺演出的《義犬傳》由於著重聲光效果,使《忠義十九公》原先動人的情感削弱不少,也是另一個問題所在。

  長義閣因應外臺與劇場演出而調整情節與表演形式,適應了場地與觀眾的需求,卻也顯現出各自的優缺點,而外臺與劇場之間,是否只能在娛樂性與藝術性之間取捨呢?假若能夠進一步深化故事的詮釋,使在地的故事不僅僅只是獲得歷史的知識,而能夠對這塊土地的人事物有更多思考、不同角度的詮釋,那麼在地傳說或歷史的主題便不會僅限於「在地」。以本劇為例,李甲協助清政府對抗林爽文的故事,便是在臺灣漳泉械鬥的脈絡下發生,如此,這不僅僅是嘉義的故事,對臺灣的族群歷史而言,也具有深刻的意義。因此,諸如嘉義長義閣掌中劇團,或臺南古都掌中劇團皆致力於挖掘當地故事、試圖連結家鄉情感與歷史記憶,而如何由「在地」擴展邊界,連結臺灣歷史共感,在表現手法上加強戲劇衝突性和主題新意,可能仍是未來需要思考的地方。

本文源自:   望南藝評網站

原文網址:

http://southview.tnc.gov.tw/article_critics.php?id=78&utm_campaign=shareaholic&utm_medium=line_me&utm_source=mobile